海洋入侵物种威胁着斐济等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计。这些生物扰乱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危及本地物种,破坏蓝色经济。
太平洋岛屿海洋生物入侵警报网络 (PacMAN)由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实施,是海洋生物 多样性信息系统(OBIS)计划的一部分,得到了海洋十年的认可,旨在通过为斐济配备最先进的工具、健全的协议和专家培训,应对海洋入侵物种带来的挑战,从而实现快速检测和有效管理。
"入侵物种就像野火--你要在它们失控蔓延之前阻止它们。得益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服务计划的支持,斐济现在拥有了及早监测和发现海洋入侵物种的工具,"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服务计划经理沃德-阿佩尔坦斯(Ward Appeltans)说。
该项目还符合 目标 6该目标要求减少外来入侵物种的引入和建立,尤其是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中。通过发展地方能力、促进跨部门合作和实施先进的监测系统,PacMAN 为实现这一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提供了一个实用模式。
PacMAN:
- 创新监测协议:制定并测试了系统收集入侵物种数据的综合计划,确保与当地相关。
- 尖端分子技术:开展斐济首次环境 DNA(eDNA)培训,使当地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掌握 eDNA 分析和 qPCR 检测技能,以便及早发现高风险物种。
- 科学见解:利用代谢编码分析了 188 个样本,确定了 四种高风险入侵物种并评估了数以千计的潜在入侵物种。
- 技术进步:开发了 PacMAN 生物信息学管道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标准和 PacMAN 决策支持系统将其纳入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OBIS),以快速发出入侵物种警报。
- 地区领导:对数千种物种进行风险评估,为积极主动的管理战略提供信息,使斐济成为海洋生物安全工作的领导者。
eDNA 技术可检测环境中生物体留下的遗传物质,是该项目中改变游戏规则的工具。它的灵敏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使其成为应对斐济和整个太平洋地区生物安全挑战的理想解决方案。
合作共赢
斐济环境部、渔业部、生物安全局、海事安全局、斐济港口公司等众多利益相关方以及南太平洋区域环境方案和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等区域合作伙伴的通力合作,使 PacMAN 项目得以取得成功。来自迪肯大学、南太平洋大学等机构的国际专家以及 OBIS 团队也为项目的成功发挥了关键作用。
随着该项目过渡到地方领导,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将继续致力于支持斐济和更广泛的太平洋地区加强海洋生物安全工作。在 PacMAN 的基础上,斐济已准备好领导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维持依赖海洋的生计的区域倡议。
向全球目标迈进
PacMAN 的成功实施保护了斐济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它有助于全球根据《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 6 应对入侵物种威胁的努力。这一成功强调了地方能力建设和创新科学在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方面取得有意义进展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
PacMAN 的结束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打击海洋入侵物种的斗争仍在继续。斐济的能力得到了加强,拥有先进的工具和合作框架,完全有能力保护其海洋环境,并激励整个太平洋地区做出类似的努力。只要齐心协力,我们就能保护海洋和海洋维系的社区。
请观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奥委会执行秘书 Vidar Helgesen 在 PacMAN 最后一次会议上的发言。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https://portal.pacman.obis.org/about或联系 pacman@obis.org。